保護森林 讓地球呼吸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老祖宗早就具備了永續經營的觀念,森林能夠供水、洩洪、濾噪、控溫…等等。工業發展以來的大規模砍伐,讓森林面積急速減少,這意味著許多與林共生的社群被迫遷徙,稀有及瀕危物種的棲息地也面臨威脅,大量原本封存在林中的溫室氣體釋出,加劇氣候變化的影響。

隨著環境永續發展觀念的意識抬頭,復育森林的課題再度被重視。

斯里蘭卡:紅樹林掙扎求生

斯里蘭卡2/3的蛋白質來自於魚類,而80%的魚類來自於沿海的紅樹林。內戰毀了國內1/4的紅樹林,當地的Sudeesa協會與美國非政府組織Seacology攜手合作,於2015年啟動一項林地保育計畫,透過提供替代性工作培訓、資助微額貸款以換取居民對當地紅樹林的保護等方式,來保護8,800公頃的現存紅樹林,同時也將進行補植工程,以復育3,900公頃已被砍伐的紅樹林。預計2022年紅樹林覆蓋率可恢復至12,000公頃,相當於1983年內戰爆發前的面積。

巴基斯坦的「十億樹木海嘯」

位於巴基斯坦西北部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省(Khyber Pakhtunkhwa)的赫洛蕭區(Heroshah)以前是片光禿禿的荒地,現在充滿綠意,巴基斯坦40%森林分布於此,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政府的「十億樹木海嘯」計畫,2014~2019年間,16,000工人種下了40餘種類的3億顆樹。同時,此計畫也發放了1.5億株植物給有意願參加計畫的民眾,使得7.3億樹木得以復甦。

土地綠化後,除了活化當地的美景,還能避免土地流失、調節氣候變遷、減少洪水氾濫,更能增加降水機會。巴基斯坦預計在2023年前種下100億棵樹,以提高森林覆蓋率。

新喀里多尼亞:拯救乾旱林

法國在太平洋上的海外領土新喀裡多尼亞(New Caledonia)有片受到威脅的乾旱森林,那裡的植物物種多達400種,其中超過一半是原生物種,因為農業以及畜牧業的發展,受到威脅,如今全乾旱林的面積只剩下原始面積的2%,這意味著許多原生物種的消失,例如抗旱基因的野生稻和具有藥用特性的植物。

為解決這道難題,世界自然基金會與當地政府及人民合作,於2000年至2017年之間,築起籬笆,讓乾旱林免受牲畜和牲畜入侵,干旱森林面積從55.9公頃(佔森林總面積的0.3%)增加到692公頃(佔森林總面積的4%)。

除此之外,此項重建森林計畫也著重於強化當地居民對保護森林及永續植物多樣性的觀念,除了將瀕臨絕種的植物提交至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以更有效的保護稀有以及瀕臨絕種品種;同時也復育18種曾經被宣布滅絕的品種。

亞馬遜:種植古布阿蘇,拯救森林計畫

亞馬遜地區的Bela Aurora社區,效仿了巴西東北城市聖露西亞(Santa Luzia)種植古布阿蘇的農耕法,完美演繹了利潤與環保兼顧的耕作方法。這種生態友善的栽種方式,有助於穩定土壤,並讓農作物們於單一產區和諧共處。

阿薩伊果(acai)又稱巴西莓, 以能量莓果聞名,又以其高大的巴卡巴(bacaba)棕櫚樹著稱,用它高大的樹葉,為生長在百香果與當地富含維他命C的西印度櫻桃(acerolas)旁的古布阿蘇提供遮蔽。此計畫由蔻蘿蘭植物基金會(Klorane Botanical Foundation)贊助,迄今已在亞馬遜地區種下逾3,000株古布阿蘇,復育了相當於11公頃的植被。

您也會喜歡...